跳到主要内容

回收率_Recovery Rate

什么是回收率?

回收率是指在违约债务中,债权人能够回收的本金和累积利息的程度,以面值的百分比表示。[1] 回收率也可以定义为证券在违约或破产后恢复时的价值。[2]

回收率使人们能够估算在违约情况下可能造成的损失,这被称为违约损失(LGD),其计算公式如下:3

因此,如果回收率为60%,那么LGD为40%。在一项1000万美元的债务工具中,违约所造成的估计损失将为400万美元。

关键要点

  • 回收率是指在违约或破产情况下,贷款或债务义务可回偿给债权人的估计百分比。
  • 在公司的资本结构中,优先债务的回收率一般较高,而次级债务的回收率可能低至接近零。
  • 在2008年金融危机后的违约潮中,优先无担保债券的平均回收率从2007年的53.3%降至2008年的33.8%。

理解回收率

回收率可能会有较大的差异,因为它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,例如金融工具类型、公司状况和宏观经济条件。[4] 金融工具的类型及其在公司资本结构中的优先级,是回收率最重要的决定因素之一。回收率受金融工具在资本结构中优先级的影响,这意味着优先债务的回收率通常高于次级债务。[5]

公司状况包括公司的资本结构、股权规模和债务水平。相对其资产而言,债务水平较低的公司发行的债务工具,其回收率可能高于债务水平远高于资产的公司。例如,优先担保债券的回收率通常较高,而次级次级债券持有人则可能期望回收率接近零。[6]

宏观经济条件包括经济周期阶段、整体违约率和流动性条件。如果大量公司违约,如在深度衰退期间,则回收率可能低于正常经济时期的水平。例如,穆迪投资者服务公司的一项研究“1920年至2008年的企业违约与回收率”发现“优先无担保债券的平均回收率从2007年的53.3%降至2008年的33.8%”,这是2007年12月至2009年6月美国经历的大衰退的结果。[7]

回收率与放贷

在放贷过程中,回收率可以应用于通过贷款或信用额度扩展的现金,最终通过止赎或破产回收。掌握如何正确计算和应用回收率,可以帮助企业为未来的信用交易设定利率和条款。例如,如果回收率低于预期,放贷人可以提高贷款利率或缩短还款周期,以更好地管理增加的风险。

计算回收率

计算回收率时,首先要选择关注的群体,并设置时间周期,例如周、月或年。一旦确定目标群体,统计在该时间段内向其扩展的资金,以及该群体所偿还的总金额。然后,将总偿还金额除以总债务金额。结果即为回收率。

例如,在一周内,你向某人扩展了15000美元的信用额度,并收到2000美元的偿还。因此,2000美元 ÷ 15000美元 = 13.33%,这就是该周的回收率。

回收率是什么意思?

回收率是指债权人能够收回的违约债务的百分比。它也是证券在违约或破产后恢复时的价值。企业和放贷人可以使用回收率来估算资产在清算时的预期回收价值。

知道回收率有什么价值?

了解你能够回收的债务大致金额,对于设定未来信用交易的条款和利率非常有用。它使放贷人能够准确评估风险。

所有债务的回收率相同吗?

不一样。回收率因债务类型而异。通常,优先债务的回收率高于次级债务。影响回收率的其他因素包括公司资本结构、债务工具类型、杠杆水平及宏观经济问题。

参考文献

[1] Nasdaq. “Recovery Rate.”

[2] Harbourfront Technologies. “How Bond Recovery Rate Is Calculated.”

[3] Bank for International Settlements. “An Option Theoretic Model for Ultimate Loss-Given-Default with Systematic Recovery Risk and Stochastic Returns on Defaulted Debt,” Page 1, Footnote 2.

[4] Federal Reserve Bank of Kansas City. “What Determines Creditor Recovery Rates?,” Pages 1–2.

[5] Moody’s Investor Service. “Determinants of Recovery Rates on Defaulted Bonds and Loans for North American Corporate Issuers: 1983–2003,” Page 1.

[6] Moody’s Investors Service. “Moody’s Ultimate Recovery Database,” Page 5.

[7] Moody’s Investors Service. “Corporate Default and Recovery Rates, 1920–2008,” Page 2.